新闻资讯
NEWS

新闻资讯

最专业的美发工作室,让您的美丽从头开始

科比酱酒?这公司“碰瓷”篮球巨星还请世界冠军站台什么来头星空体育下载

时间:2024-04-25 03:26:56

  ◎抖音出现“贵州科比酒业”,并发布了两款标注“科8”“科24”的酒。这一酒名引来网友质疑。

  近期,一个名为“贵州科比酒业”的抖音账号受到外界质疑星空体育下载,原因是其注册了疑似“科比”的相关商标。

  据报道,该公司在其抖音账号宣传了两款白酒产品,分别标注“科8”“科24”。视频中的白酒产品瓶身上,写着“科比酒业”,并带着有“KB”两个字母的LOGO。8号和24号,是NBA巨星科比生前在湖人队所穿的球衣号码。

  对于科比酒业的成功注册引发网友关注,有网友质疑该公司在“碰瓷”已故名人。

  那么,事情的来龙去脉到底是怎样的?这家公司什么来头?《每日经济新闻将进酒》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

  4月24日13点左右,记者在抖音搜索关键词“贵州科比酒业”,立马出现了一个同名账号,“贵州科比酒业”账号当时的获赞数为5.3万次,粉丝数仅2319人,账号IP显示为江苏。当时,该账号发布了10条视频,都涉及其酒类产品的宣传。截至24日18点,账号获赞数上涨到了5.8万,粉丝数增长到4000人以上。

  “你见过洛杉矶凌晨4点的街景吗?肯定有人要赢,那个人为什么不能是我?”其账号简介,则直接引用了科比的名言。简介还称:“如果有一天你忘了努力。听我讲讲他的故事!科比酱酒,致敬传奇,青春永不谢幕。”

  记者还注意到,在该账号发布的视频中,有几条是世界冠军运动员为其录制,如速度滑冰青年世界冠军林雪、散打世界冠军林慧敏以及著名体操运动员周芯羽。

  记者在抖音后台以个人名义私信联系到该账号方,对方表示:之后老板会亲自出面给大家解释。

  随后,“贵州科比酒业”发布一条视频,公司方面表示:公司只是请了几位世界冠军朋友,简单录制了一个视频,并没有请她们做代言,冠军们也没有收取公司任何费用,请大家口下留情。

  《每日经济新闻将进酒》记者注意到,上述澄清视频发布时,账户上的视频总数已经从10条变成了5条,介绍酒类产品的视频已经下架,只剩下世界冠军录制的视频等。

  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贵州科比酒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8月14日,注册资本1000万元。企业法定代表人为于永洋,股东为于永洋和于海洋。据企查查,两人同时还在江苏省的多家公司任职。

  星空体育手机版

  该公司曾申请注册5枚商标,包括“KEBI”“科曼比巴”“曼科巴比”等文字、图形组合,国际分类均为酒类。

  其中“KEBI”及一个图形商标状态为初审公告,其余商标申请状态均为“驳回复审中”。

  科比酒业的上述动作在微博上引发讨论。有网友调侃“我们不仅有中国乔丹,现在也有中国科比了”,有球迷问“科比妻子瓦妮莎知道吗”,也有人质疑“为什么这种商标能注册成功?”

  看起来,绝大多数网友并不认同“贵州科比酒业”的做法,几乎一边倒认为该账号是在蹭已故名人热度,而且对商标能成功注册也提出了质疑。

  4月24日上午,有媒体记者联系到“贵州科比酒业”所在的贵阳市观山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确实有这家公司,目前已经关注到此事,正在了解核实,但“科比”二字在注册时并未提示违规。

  今日,《每日经济新闻将进酒》记者联系该管理局时,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已经注意到了这个事件,正在进行调查,具体情况目前还不知道。

  使用“科比”命名或申请“科比”相关商标的公司并不少,记者就查询发现,贵州省仁怀市篮球人酒业有限公司正在申请商标“篮球人科比”。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授权确权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五条规定:

  商标标志或者其构成要素可能对我国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产生消极、负面影响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其属于商标法第十条第一款第(八)项规定的“其他不良影响”。

  将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族等领域的公众人物姓名等申请注册为商标的行为,属于“其他不良影响”。

  据报道,法律界专业人士就此表示:姓名作为一个人的特定符号,不仅仅包括自然人户籍档案中登记的名称,同样及于雅号、艺名、笔名,虽然中英文不限,但是前提是该符号能够与特定自然人形成唯一的对应关系。

  类似事件除了“乔丹品牌之争”外,还有不少。2015年,福建一家时装企业以摇滚歌星迈克尔杰克逊的名字抢注商标“MICHAEL JACKSON”,该企业因此被杰克逊遗产管理人授权的公司起诉。法院认为,该公司与迈克尔杰克逊无任何关联,却擅自将其姓名和形象作为商标多次注册在服装等商品上,显然是出于获取商业机会和经济价值的考虑,具有抢注商标的意图。

  而从诉争商标的注册后果来说,用迈克尔杰克逊姓名及形象做商标,势必使公众认为该商标的提供者系经迈克尔杰克逊本人授权或与其存在特定关联,从而对商品或服务的质量、来源造成误认,以致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最终这家时装企业的行为被法院认定为违法行为。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Copyright © 2012-2024 上海方锐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301381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