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专业的美发工作室,让您的美丽从头开始
澳斯康生物(南通)股份有限公司终止科创板IPO;康亚药业同期放弃“转战”北交所,终止IPO。
过去1个多月里,中国资本市场上包括澎立生物、瑞一医药、澳斯康生物、皓天科技、湃肽生物、思睦瑞科等多家CXO公司终止了IPO计划。
CXO已经从公认的包赚不赔“卖水人”,变成了如今人人嫌弃的“落后产业”。只能感叹医药行业的变化太快。
中国创新药浪潮催生了CXO行业的繁荣,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但CXO企业整体呈现多、小、散的格局。市场上主力头部企业药明康德、凯莱英、博腾股份等占据主流,成长期的CXO企业不容易拿到订单,业绩表现差强人意。
美迪西并不算是小企业了,2004年成立,经营20年来只在2021年之后才跨过年营收10亿元的大关。2023年,美迪西预计业绩将出现亏损2700万元以上。究其原因美迪西表示,2023年医药行业投资放缓,行业竞争加剧,订单价格下降。
美迪西的困境在中小规模CXO企业中十分普遍,CXO行业实际已经出现发展过热的局面。现如今行业整体降温,各家公司自然会面临订单下降的局面。
终止IPO的思睦瑞科是一家专注于疫苗、慢性病、传染病领域为主的CRO企业,前五大客户全部是疫苗企业,新冠疫苗业务占比超三成。
思睦瑞科自己都很清楚:“疫情对公司业绩贡献不可持续的风险。”新冠疫情大规模流行已结束,思睦瑞科相关业务不复存在,公司收入不可持续,上市审核肯定无法通过。
澳斯康生物同样也因新冠疫情红利消失而失落。2020年,澳斯康生物与康希诺展开合作,为其提供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生产所需的培养基。
2021年,澳斯康生物营收同比增长115.25%,达4.51亿元,仅与康希诺一项合作就占比达六成。但2022年,康希诺的新冠疫苗销量下降,导致澳斯康生物的生意中断,造成原料及产品报废损失6960万元。
就算是药明系,都困于地缘因素和大型跨国药企自建产能的泥潭。(更多详情请见:全球医药巨头,正在抛弃CDMO)
2023年12月,药明生物下调2023年部分业务的业绩预期,整体增长率约为10%,远低于过去6年年均40%以上的营收增速。
CXO行业经历短期阵痛的原因,不仅仅是生物医药产业的衰落,更关键的是CXO企业对产业发展趋势的盲目乐观。
1月6日,皓天科技科主动撤回科创板的上市申请。相关负责人向媒体表示,撤回原因是市场环境与2023年下半年业绩不达预期所致。
根据招股说明书显示,皓天科技CDMO业务毛利率为40%左右,远低于同业水平。皓天科技对此解释称:“生产基地于2020年6月开始陆续投产,经营规模较小、制造费用较高。”
如果不是在2020年投产,皓天科技也不会有勇气提起IPO,当然也就不会遭遇如今的尴尬。
2月23日,中国证监会首席风险官、发行司司长严伯进表示,从严审核拟上市企业,对违法违规、侵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严惩不贷,用监管的威慑力让企业不敢“带病闯关”,从源头上提升上市公司质量。
Copyright © 2012-2024 上海方锐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HTML地图 XML地图txt地图 | 沪ICP备202301381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