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

新闻资讯

最专业的美发工作室,让您的美丽从头开始

保险行业的寒冬刚刚开始

时间:2024-02-20 22:54:04

  尽管心里有预期,知道保险行业很惨,但是一条一条的利空不断告诉我,我可能还是低估了。

  2月8日,中国人寿发布1月保费收入公告,1月原保费收入2066亿元,同比增2.2%。

  2月19日,中国太保发布1月保费收入公告,1月原保费收入703亿元,同比降7.5%。

  2月19日,新华保险发布1月保费收入公告,1月原保费收入299亿元,同比降15%。

  2月20日,中国平安发布1月保费收入公告,1月原保费收入1377亿元,同比降1.4%。

  2023年得益于预定利率3.5%产品的停售+不断下行利率条件下的比较优势,2023年保险行业总保费高达5.1万亿,同比增长9.1%,其中人身险同比增长10%,财险同比增长6.7%,还是很不错的。

  人身险内部数据看,意外险和医疗险是负增长,储蓄险是增长的核心,而在储蓄险市场上,上市公司合计总保费增长为5.16%,非上市公司则高达16.06%。

  中小保险公司凭什么获取远高于头部保险公司的原保费收入增长?当然是价格战喽,同类型产品,中小保险公司给客户的收益率高一大截。

  我们看非上市公司的数据(上市公司尚未公布财报),非上市寿险公司2021年盈利415亿,2022年盈利38.8亿,2023年则直接亏损140亿。

  60家非上市寿险公司里,35家亏损,合计327亿,25家盈利,合计184亿。在盈利的25家里面,泰康一家赚了137亿,中意人寿赚了12.46亿,盈利在1亿以下的为14家。

  75家非上市财险公司,25家亏损,合计43.8亿,50家盈利,合计90.6亿。在盈利的50家里面,前三家合计37.12亿,盈利在1亿以下的为32家。

  事实上很多中小保险公司都是亏一年赚一年,或者从成立以来就没赚过钱,或者赚几年小钱,亏一年大钱,惨不忍睹。

  保险行业作为具有“刚兑”属性的行业,这种亏损是系统无法承受的。我们的保险保障基金2008年成立以来总共出手才六次,前三次分别是2006年中华联合保险、2007年新华人寿、2018年安邦保险,而在2023年就出手了三次,分别是天安人寿、华夏人寿和恒大人寿。

  事实上在2023年2023年保险业偿付能力风险评级中,截止二季度末,12家为D,15家为C。2023年长城人寿、北大方正、国联人寿、爱心人寿和三峡人寿五家公司都进行了增资,否则数据会更难看。

  但并不是所有保险公司的股东都有能力持续“充值”,比如渤海人寿,6年亏损超90亿,截至2023年四季度末,渤海人寿共有13位股东的股权处于质押、冻结状态,合计质押、冻结的股权数量为88.58亿股,占总股本的68.14%。

  根据保险保障基金官网最新的数据,截至2022年12月31日,保险保障基金余额(汇算清缴前)2,032.98亿元,其中财产保险保障基金1,244.03亿元,占61.19%;人身保险保障基金788.95亿元,占38.81%。

  788.95亿,是真的不够,是可能会发生系统性风险的。让保险公司少亏损,多赚钱,已经成为zz问题。

  为了让保险公司赶紧赚钱,2022年预定利率4.025%的保险集中下架,2023年预定利率3.5%的保险集中下架,2024年开始要求报行合一、2024年1月开始,保险公司的万能险结算利率将下调至4%以下,6月份以后,万能险结算利率将进一步下调到3.8%以下。

  报行合一啥意思?我举个例子,在预定利率3.5%的时候,你买个增额终身寿,15年左右内部收益率可以高达3.48%、3.49%,甚至可以通过加保等措施超过3.5%。

  但是现在报行合一之后,在预定利率3.0%的时候,最优秀的增额终身寿哪怕你拿30年,内部收益率也就是2.7%左右。在严厉的政策下,甚至连一些不怎么激进的保险产品也要整改:光报行合一还不够,如果公司历史投资收益率不佳,那么“市场一般收益率”的产品也不能销售。

  分类监管下,投资能力越强的保险公司,可以销售收益率稍微高点的产品,可以少交点保险保障基金,反之,则只能销售收益率差点的产品,多缴费。

  但是投资能力不怎么样的保险公司,本身的品牌、渠道也不怎么样,再多缴费,再去销售收益率低点的产品,还不能给销售人员更高的佣金,这和叫他们死没啥区别。

  事实上到今天,2024年2月20日,教育年金、快返年金、增额寿、增额护理、增额两全等储蓄险基本上都整改结束了,养老年金高收益率的产品也只剩下原来的三分之一,就剩下收尾了。

  更低的收益率+更高的保费必然会降低保险产品的吸引力,参考海外的经验,投连险和分红险必然要充当顶梁柱,但是国内市场对此类收益率不确定产品的接受度有待重新教育。

  备注:国内中产到香港买的所谓高收益率保险99%都是分红险,但是又不太接受国内的分红险产品,也是保险行业一大奇观。

  2020年年底我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大概是3.3%左右,到今天已经跌破2.5%,只有2.438%,利差损已经成为保险行业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日本寿险业以利差损闻名于世,严重利差损时期,投资收益和利润下滑,保费停止增长,多家公司破产倒闭。破产后的保险公司削减了所有保单的预定利率,这实质是对原有客户的“债务重组”。如果我国的保险行业也出现重大危机,保险保障基金救助不过来,会不会也发生类似事件?

  为了避免这最坏的结果,保险公司必须自救,办法倒也是简单:降低负债成本和改善利源结构,大白话就是涨价。

  很多人觉得我们可以放开股权投资比例,但是现在有多少保险公司敢增加股权投资?很多人觉得我们可以增加海外投资,怕不怕被没收?在利率不断下行的时候,要提高收益率就很难了,涨价才是最根本的对策。

  给保险行业画一幅画,我的设计是这样的:一艘名叫保险的轮船正在大海沉没,最上面一层叫做中国平安,距离水面位置还很高,第二层叫做中国人寿等上市保险公司,距离水面位置很低了,马上就要被淹没,最下面一层叫做其他保险公司,已经被淹没。

  我是卖保险的,很多人找我咨询保险,我越来越被动,因为可以拿出手的储蓄险已经很少了,可能很快就没有了。而重疾险,涨价后真的还挺贵,一般人也买不起,哈哈。

  我是投资保险的,很多人问我对保险行业的看法,我其实已经不加仓了,你们难道没注意吗?如果一定要买,我觉得中国平安还不错,很有干劲的一家企业,类似于房地产行业的万科。

  现有的行业竞争格局和分类监管政策下,干净的市场厮杀,我看不到任何一家保险公司可以挑战中国平安,中国平安的改革对策其实就是保险行业唯一的前途。(有第三只手干预的话,当我没说)

  我是买保险的,我自己配置了大几百万的预定利率3.5%的储蓄险,当时目的是为了做家庭资产底层资产配置,现在看,等我五十、六十、七十的时候回头看这笔投资,可能会非常好。要知道,日本现在的保险预定利率是0.25%,约等于0了,即使是香港,预定利率基本上也就是1%左右。

  有粉丝给我留言:等以后经济好转了,会不会有高收益率产品出现?我说:不太可能,保险的预定利率着眼于中长期利率水平,利率扣除恶性通胀因素外,基本上和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挂钩,我觉得我们国家不太可能再恢复中高速增长了。

  想想人口老龄化、城镇化率、房地产和基建基本到头了、居民和个人负债率、教育和医疗压力、科技的前景,保守点总是好事。

  当然如果可以,我还是希望有意愿的朋友找我配置点保险,毕竟利率是长期向下的,保险则可以锁定利率一辈子,相对优势明显。

  具体对于投资者来说,可能在所有的金融行业里面,绑定国运最紧的,就是保险了,承认我们面对的困难并采取应对措施,我们的未来才会有更多的希望。

  当下的情况,很多人连380的基本Y保都断交,所以平安的保费收入增长其实是个挺难的事,希望平安节流增效,分红派息稳定下来,后面小的保险公司可能会破产清算一批,那时候才能期待保险业的春天到来。

  翻开全球的保险股历史看看,后来不都是不断创历史新高的吗?更何况中国保险的覆盖率远远低于欧美发达体,离人人皆保还有很长一段时间,未来成长空间巨大!

  尽管心里有预期,知道保险行业很惨,但是一条一条的利空不断告诉我,我可能还是低估了。2月8日, 中国人寿 发布1月保费收入公告,1月原保费收入2066亿元,同比增2.2%。2月19日, 中国太保 发布1月保费收入公告,1月原保费收入703亿元,同比降7.5%。2月19日, 新华保险 发布1月保费...

Copyright © 2012-2024 上海方锐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HTML地图 XML地图txt地图 | 沪ICP备2023013812号-2